輸出點數(shù):16點。
開關容量:AC250V或DC24V,2A以下DC120V,0.1A,獨立接點。
所需字數(shù):1字。
將單元安裝到CPU裝置時,多可控制960點CQM1-CPU41-EV1技術說明。
CS1提高空間效率。只需將10個基本I/O單元(各96個I/O點)安裝到CPU裝置,
即可控制多達960個I/O點?;蛘撸ㄟ^按住五個模擬量輸入單元和五個模擬量輸出單元,
也可控制多達80個模擬量I/O點
CQM1-CPU41-EV1
提高了數(shù)據(jù)鏈接、遠程I/O通信和協(xié)議宏的刷新性能。
以前,僅在執(zhí)行指令后的I/O刷新期間,CPU總線單元才會發(fā)生I/O刷新CQM1-CPU41-EV1技術說明。
但是,借助新CS1,通過使用DLNK指令,可立即刷新I/O。
立即刷新特定于CPU總線單元的過程意味著可提高CPU總線單元的刷新響應性,
如執(zhí)行指令時用于數(shù)據(jù)鏈接和DeviceNet遠程I/O通信和分配的CIO區(qū)/DM區(qū)字的過程。40點輸入輸出型。
電源:AC電源(CompoBus/S總線主站功能) 。
輸出形式:繼電器。
輸入:24點。
輸出:16點。
小機型標準內置了高功能的RS-232C。
為了通用PT更方便地機器運行、進行溫度設定標準內置RS-232C。
同時,搭載了脈沖輸入輸出功能進行簡單定位等,
充分實現(xiàn)了小擬量單元等,均與CPM1A的擴展I/O單元兼容CQM1-CPU41-EV1技術說明。
梯形圖是使用多的PLC圖形語言。
梯形圖與繼電器電路相似,具有直觀易懂的優(yōu)點,
很容易被工廠熟悉繼電器控制的電氣人員掌握,
特別適合于開關量邏輯控制。輸入點數(shù):32點。
輸入電壓:DC12 +10%/15%。
輸入電流:4mA(DC12V)。
輸入阻抗:2.2KΩ。
響應時間(ON延遲):大8ms。
響應時間(OFF延遲):大8ms。
外部連接:連接器。
輸入/公共端:32。
電流消耗(DC5V):大170mA。
操作電壓(ON電壓):小DC8.0V。
操作電壓(OFF電壓):大DC3.0V。
包括高速計數(shù)器板和串行通信板在內,
擁有各種先進的內裝板。
在CPU單元中安裝所要求的內裝板就可以滿足各種機器的應用要求。
串行通信板能與任何帶有串行通信端口的裝置進行通信,
比如溫度控制器或條碼讀取器。
叫根據(jù)機器的規(guī)格,尺寸或控制對像,配置優(yōu)的控制系統(tǒng)。MIL連接器類型。
垂直類型。
32點輸出。
PNP類型。
MIL連接器通過分支電纜擴展I/O接口選購件,
既包括多個I/O點到板卡 的集合連接,
也包括到傳動器的直接連接。
小從站具有32個個點和一個MIL連接器(寬35mm×厚60mm×高80mm)CQM1-CPU41-EV1替換手冊。
多個I/O點的聚合實現(xiàn)到傳動器和板卡的連接CQM1-CPU41-EV1替換手冊。
通信單元和I/O單元之間的連接器接口大大減少了配線需要的工時。
DIN軌道和金屬夾具便于靈活安裝。
可以收集運行狀態(tài)和設備衰退等各種維護數(shù)據(jù)以改善生產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