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入點數:8點。
操作電壓(ON電壓):小DC60V。
操作電壓(OFF電壓):大DC20V。
響應時間(ON延遲):大35ms。
響應時間(OFF延遲):大55msCS1W-DA08C使用方法。
外部連接:端子臺。
輸入/公共端:8。
電流消耗(DC5V):大50mA。
輸入電壓:AC100-120V +10%/15%
CS1W-DA08C
輸入電流:5mA(AC100V)。
輸入阻抗:20KΩ(50Hz) 17KΩ(60Hz)CS1W-DA08C使用方法。
雙倍的I/O點數和程序容量,提供足夠的控制能力。
與CQM1相比,程序容量、DM容量和I/O點數都增加了一倍。
增加程序和DM容量以滿足更復雜的控制程序,
以及要求更高功能的數據處理的需要。
增加I/O數來支持大型系統和專用I/O單元。40點輸入輸出型。
電源:AC電源 CS1W-DA08C使用方法。
輸出形式:繼電器。
輸入:24點。
輸出:16點。
PLC梯形圖中的某些編程元件沿著繼電器這一名稱,
例如輸入繼電器,輸出繼電器輔助繼電器等,
但是它們不是真實的物理繼電器(即硬件繼電器),
而是在軟件中使用的編程元件,
每一編程元件與PLC存儲器中的元件映像寄存器的一個存儲器單元相對應CS1W-DA08C(指導手冊)。
以輔助繼電器M0為例,如果對應的存儲單元為0狀態,
梯形圖中的M0的線圈"斷電",其常開觸電斷開,
常閉觸電閉合,稱M0為0狀態,或MO為OFF。
該存儲單元如果為1狀態,M0的線圈:通電",其常開觸點接通,
常閉觸點斷開,稱M0為OFF。該存儲單元如果為1狀態,
M0的線圈"通電"其常開觸點接通,
常閉觸點斷開,稱MO為狀態,或稱MO為ONCS1W-DA08C(指導手冊)。電纜長度:30cm。
擴展連接電纜連接CPU底板至擴展底板或裝一個擴展底板連接至另一個擴展底板。
下列五種型號I/O連接電纜可供選用CS1W-DA08C(指導手冊)。
在一個網絡中,I/O連接電纜總長度多只能12米。
C200H-CN311(30cm),
C200H-CN711(70cm),
C200H-CN221(200cm),
C200H-CN521(500cm),
C200H-CN131(1000cm)。24 VDC。
有線接口。
CompoBus/S主單元高速ON/OFF總線省配線和減少工時。
大通信掃描周期為1ms。
在大1ms通信掃描周期內可與多32個從站單元通信、交換256點數據;
而與16個從單元通信、交換128點數據只需要0.5ms。
專用電纜節省接線工作量。
主站單元與從站單元,或從站單元之問用專用扁平電纜或VCTF電纜連接。
允許使用T型分枝和多站接線。
用T型分枝連接器可以方便地增加從站單元數量,
使用T型分枝連接器和專用的扁平電纜,便于增加從站單元數量。
長干線長度為100米。
允許在長的100米的干線上進行高速ON/OFF通信。
根據現場條件,選擇線纜傳輸型或光纜傳輸型。
在CPU外設置遠程I/O從站單元時,需使用遠程I/O主單元,
傳輸終端應使用線纜傳輸上單元。
CPU或擴展I/O單元可連接總共2個線纜傳輸或光纜傳輸遠程I/O主站單元。
安裝I/O從站單元的底板應選用C200H-BC101-V2/BC081-V2/BC051-V2/BC031-V2。
在二個上站單元卜多可連接5個遠程I/O從站單元。
在一個光纜傳輸系統中,除了遠程I/O從站單元外,
還可連接多64個(32字512點)光纜傳輸1/O單元或I/O鏈接單元。
在一個線纜傳輸系統中,除了遠程I/O從站單元外,
還可連接多32個(32字512點)I/O終端,可編程終端,或閥接線塊。
遠程I/O從站單元可與C500或C1000遠程I/O主站單元相連接。(在從站單元上需要設定)
當從站機架上安裝高密度I/O單元時,要選C200H-RM001-PV1或C200H-RM201遠程I/O主站單元,
不能使用CC200H-RM001-R單元CS1W-DA08C使用說明書。
遠程I/O從站單元可連接二個C200HHX/HG/HE擴展I/O機架包括在可使用單元數量中(多5個單元)CS1W-DA08C使用方法。
高密度I/O單元和中斷單元不能與遠程I/O從站單元連用。
注:遠程I/O主站單元不能與CompoBus/ D(設備網)主站單元連用。